close



出處:http://tw.f2.page.bid.yahoo.com/tw/auction/b34333346
---
活樂地球開唱 製造680萬公噸垃圾
2007-07-08 00:00【本報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前副總統高爾發起的「活樂地球」Live Earth全球巨星抗暖化接力演唱會,台北時間七日上午在澳洲雪梨率先登場,之後樂聲將飄向全球八個城市。這場標榜「喚起世人對全球暖化問題重視」的大型演唱會,卻招致「最不環保」的批評。
演唱會由澳洲傳統原住民舞蹈揭開序幕,歌聲與音樂聲將從雪梨一路飄向日本東京、中國上海、德國漢堡、英國倫敦、南非約翰尼斯堡、美國紐約、巴西里約熱內盧,終點站是美國華盛頓。
高爾表示,希望參加演唱會的民眾,能透過改變個人行為和對政客施加壓力等方式,達成保護地球的目的。主辦單位預估,整個活動可以吸引全球二十億觀眾,透過現場和電視轉播,了解全球暖化的嚴重性。
除了九場主要的演唱會外,在全世界一百二十九個國家還有七千多個相關活動同步舉行。在活動中亮相的南極「英國南極調查隊」(BAS)五、六日已舉辦兩場業餘演唱會。調查隊員說,他們見證南極區氣溫過去五十年來上升攝氏三度,希望他們的歌聲能喚起各界危機意識。
這場橫跨七大洲九個城市,宗旨是救地球,呼籲民眾重視全球暖化,並把國際標準求救信號SOS改成「救我們自己」(save our selves)的演唱會,卻因為製造大量垃圾與二氧化碳,招致批評。
儘管主辦單位呼籲觀眾,以最環保的方式到各地參加演唱會,並要求商販,使用生物分解材料製造的飲料容器,但無論救地球或救自己,皆須做到「垃圾減量」、「廢棄減排」,但媒體幾乎一致認為,高爾以全球演唱來做這兩件事,實在是唱高調。
環保界初估,全球約有一百二十六萬八千五百人到現場參加演唱會,產生的垃圾量高達一千零二十五萬公噸,最多回收三分之一,其餘約六百八十萬公噸的垃圾都將進掩埋場。
除此,一百五十名歌手用私人噴射機運載工作人員往返各地,共須飛行三十五萬六千一百八十公里,將近環球九趟,加上觀眾往返,台上台下的人二十四小時至少排出三萬一千五百公噸的二氧化碳。
赫爾多夫五月接受荷蘭報紙訪問時表示:「他(高爾)為什麼要籌劃這些活動?」他還說,每個人都已知道全球暖化,現在需要的是政治家與污染者的堅決承諾。
出處:http://news.pchome.com.tw/internation/merit/20070708/index-20070708120000423860.html
---
Live Earth演唱超耗電 英樂團北極潑猴批偽善
更新日期:2007/07/05 14:20 記者:鄭詩韻 (法新社巴黎四日電)
英國搖滾團體「北極潑猴」,今天質疑參加七日「Live Earth」演唱會的藝人,是否適合代言氣候變遷活動。
「北極潑猴」的鼓手麥特赫德斯解釋樂團為何不參加美國前總統高爾發起的慈善演唱會:「對我們這種二十一歲的人來說,試著開始去改變世界,有點要人領情的味道,特別是,我們光是用在(舞台)照明的電,就足供十個家庭使用,這樣有點偽善。」
貝斯手尼克歐馬利也附和著說:「而且我們都是搭班機往返!」
「北極潑猴」團員來自英格蘭北部的雪菲爾,上個月底英國多處爆發洪水災情,雪菲爾也不能倖免,兩人因洪災喪生,一些人怪罪全球暖化造成英國慘重災情。但「北極潑猴」的團員質疑,為何有人想知道搖滾歌手對氣候暖化這類複雜科學議題的想法。赫德斯說:「一些人要我們談談雪菲爾的情況」;「可以有意見的重要人物多的是,為什麼因為我們是樂團,就應該有意見?」
北極潑猴的首張專輯,創下英國史上出道專輯銷售最快的紀錄,接下來幾個月,他們將前往亞洲與澳洲巡迴演唱──搭乘普通班機,而非私人噴射機。 Live Earth旨在喚起大眾對全球暖化的意識,但歌手來往各地演出,也得靠多趟長途飛行與搭車往來。
質疑Live Earth演唱會的明星,並非僅有北極潑猴而已。
許多大型活動是否符合環保其實都值得探討。以愛車著名的饒舌歌手史奴比狗狗,去年現身汽車大廠克萊斯特的商業活動,更讓人質疑流行歌手促使全球採取行動的能力。
史上兩場最大型相關演唱會Live Aid與Live8的幕後推手鮑伯赫爾多夫,早已公開唾棄高爾舉辦這類活動的必要。
出處: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70705/19/gtw5.html
全站熱搜